【環(huán)球網財經記者 譚雅文】近日受到債券市場回調的影響,多家銀行理財公司發(fā)行的產品出現凈值回撤,個別新發(fā)行產品甚至跌破初始凈值引發(fā)關注。產品的虧損也給部分個人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帶來考驗,甚至有個別銀行理財產品觸發(fā)了“大額贖回”。
11月21日,人民銀行黨委書記、銀保監(jiān)會主席郭樹清在2022金融街(000402)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演講時表示,最近由于市場看好經濟恢復前景,債券收益率有所上升,引發(fā)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,這是市場自身調整表現,總體風險完全可控。同時郭樹清還提到,現在個人投資者可選擇的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多樣,同時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復雜,需要很好地把握收益和風險的平衡。
與郭樹清持相似觀點的還有國聯證券,在近日發(fā)布的研報中,國聯證券分析認為,本輪債市劇烈調整主要是受到央行流動性意外收緊導致資金面緊張、理財破凈引發(fā)贖回的負向反饋機制放大了波動、防疫政策優(yōu)化和地產政策利好改變了中期經濟預期等因素綜合影響結合。經濟基本面、杠桿率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考慮,我們認為本輪債市的調整可能已經接近尾聲。
就此問題,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在接受環(huán)球網記者采訪時則分析指出,未來宏觀經濟壓力猶存,重要體現在全球制造業(yè)PMI在榮枯線下持續(xù)下探、短期內房地產投資增速還將繼續(xù)下行、出口增速下行、聚集性與場景式消費受限和工業(yè)企業(yè)利潤總額同比負增長等方面。
據此,鄭后成總結表示:“我堅持認為未來一段時間,利率債還將面臨較強支撐!
此外,北京天象道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金子在接受環(huán)球網記者采訪時也指出,凈值化是理財產品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,有漲有跌是常態(tài),投資者務必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。投資者要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有客觀的評價,不輕易購買超過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。堅持價值投資,不要因市場短期波動而追漲殺跌。
多家理財公司也在近期發(fā)文表示,投資者可在當前時點根據自身風險偏好,增加“固收+”理財產品的配置,以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式應對單一債券市場的波動。
最新評論